襄文〔2025〕16号
2024年,襄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实施《襄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襄城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扛稳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1.提升政治站位。将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印发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全面压实各级各部门的法治建设责任。
2.落实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全县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坚持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常态化,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4次,举办县级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讲座2期,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进一步提高。
(二)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1.强化文件审核。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举办法制审核业务培训班,建立规范性文件单位自查、政府办公室和司法局审查的三重审核机制,审查政府部门文件121份,审查备案规范性文件5份,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保障。
2.优化办理流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对全县政务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精减提交材料801份,压减流程环节4221个。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制作告知承诺书模板,明确办理条件,约定责任义务。建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为有需求的企业群众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企业90余家。
3.推动数据共享。依托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平台,开辟网上渠道,实现13个“一件事”在河南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上办理。将电子证照建设成果广泛应用于办事服务场景,推动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用,大幅提升为民服务效率。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
1.加强执法培训。制定《2024年度襄城县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全县1295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2次共计41个学时的线上公共法律知识轮训;邀请省司法厅对全县200余名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专题辅导,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执法能力。
2.深化放权赋能改革。结合秋季秸秆禁烧、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县直“放权赋能”单位组成“传帮带”小组,对各乡镇(街道)开展点对点、手把手的“传帮带”执法业务指导8期,培训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各乡镇(街道)开出行政处罚单30张,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3.推进执法监督。举办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大练兵大比武”理论培训与测试活动5次,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我县在全市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大比武”中荣获第1名。印发《2024年度襄城县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方案》,对42个执法单位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督促限期整改问题37条。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备案53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深化府院联动。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日常工作推进机制、周交办督促督办机制、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半月工作提醒和月通报机制、常态化执法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等机制,召开府院联动工作推进会7次,推动行政诉讼、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严格落实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县行政诉讼发案3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保持“双下降”态势,我县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府院联动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四)推进依法治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1.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制定并实施襄城县“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清单和“全民普法·月月有主题”活动方案,开展集中宣讲活动25场、“法律七进”法治宣传活动50余场次,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更加浓厚。
2.强化矛盾防范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县级人民调解中心并入驻县信访大厅,实现访调无缝对接,全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381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切实筑牢基层社会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运用“智慧矫正”平台,强化对全县350余名矫正对象的监管;重点排查2198名刑满释放人员,妥善安置其中320余名有困难的人员,未发现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3.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结合“万人助企”活动,组织律师开展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20余次,为企业“把脉问诊”,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行动,提供“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07件,深化公证减证便民服务,办理各类公证2510件,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队伍有待加强。基层法治机构的资源配备不到位,部分乡镇(街道)的执法人员、装备和车辆配备不足。
(二)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街道)提供执法案源不够积极主动,影响点对点“传帮带”业务指导实效。
(三)执法培训有待强化。部分乡镇(街道)未建立自身执法业务培训机制,业务培训未实现由“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转变,导致执法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不够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全面深化各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认识,汇聚形成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持续强化干部学法。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紧抓“关键少数”,常态化开展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活动和“法治大讲堂”活动,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的自觉性和示范性。
(三)持续深化依法行政。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确保政府做出的决策和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持续深化法治督察。加强法治督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升督察实效,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特此报告。
中共襄城县委 襄城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