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广信息 > 文化遗产 > 文博文物

青冢寺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06-02 09:01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青冢寺坐北向南,位于城西十里铺镇寺后李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后毁于兵火,仅存遗址。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建,历时四年而成。襄城县户部尚书李敏曾撰有“重修龙兴寺(青冢寺原名)佛殿碑”碑文,有详细记载。寺内原有前殿、牌坊、天王殿、岳王殿、关帝殿、菩萨殿、火神殿、钟鼓楼、焚金亭、东西塔林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轩昂。由于历史变迁到“文化大革命”时,大部分建筑被毁,现存建筑有中佛殿、后殿。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青冢寺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县志记载:十里铺西有一古冢,名曰青冢,是为纪念和藩出塞的王昭君(王嫱)死于塞外所建的衣冠冢。冢旁有龙兴寺,冢寺相连,寺冢相依,所以后人就将原来的龙兴寺改称青冢寺。是时,寺中松柏参天,浓荫蔽日,香火鼎盛时烟火缭绕空中,久日聚之不散,状若烟云。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昭君出塞时的满腔忧伤和怨愁,便称之为“青冢愁云”,为明代襄城八景之一。

中佛殿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7.4米,进深三间9.8米,单檐歇山面屋顶,灰色板瓦覆顶青砖浮雕莲花脊,殿内有八棱青石柱16根,其中金柱8根前檐柱6根,后檐柱2根,采用抬梁式结构,七架梁上部依次为五架梁,金瓜柱及金檩,三架梁,脊瓜柱及脊檩,金柱柱头承托七架梁,前部使用抱头梁连接金柱檐柱,后部七架梁与抱头梁,采用单双步梁作法,双步梁上有瓜柱,瓜柱上使用斗栱连接七架梁。檐部斗栱为一斗五升,已不起承重作用,后檐明间、次间无檐柱,斗栱置于墙上,山面无檐柱,斗栱置于山墙上,为一斗五升,翼角采用一斗三踩栱。

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建筑,灰色板瓦覆顶,青砖浮雕莲花脊,屋内柱网有红石檐柱四根,红石金柱六根,木质金柱两根支撑上部木构架,木构架与中佛殿相似,采用抬梁式结构,前部使用抱头梁连接金柱、檐柱,后部七架梁与抱头梁,采用单双步梁作法,双步梁上有瓜柱,七架梁上部依次为五架梁,七架梁与抱头梁,采用单双步梁作法,七架梁依次为五架梁,金瓜柱、金檩,三架梁、脊瓜柱、脊檩,脊檩下使用叉手,只起到装饰作用,三架梁及五架梁的梁头,阴刻卷云文饰。檐部有装修用的一斗三升斗栱,栱臂采用镂空雕刻,雕成龙头及花草,山墙檐枋下使用雀替,已不起承重作用。

青冢寺建筑形式奇特,地方建筑与官式建筑相结合,特别是在许多建筑工艺上都较多的保留了明代以前的前期制作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原区域文化和建筑风格,其建筑布局与建筑工艺对研究明时期及其以前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值得更加重视并加强保护。

历代文人对“青冢寺”题咏颇多,如明代户部尚书李敏有诗云:“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阴迷冢木风霜老,春入林花锦秀香。怨骨九原应恋阙,芳魂千载定还乡。愁云漠漠萦青草,犹似穹庐夜断肠”。李敏用满腔激情描写了王昭君远离故土,抛嫁他域的孤独与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