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是一项关乎广大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作,为进一步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待遇领取人员的切身权益,襄城县人社局早部署、多举措、齐发力、广宣传,扎实推进居民养老保险认证工作。
一、养老认证上门办 暖心服务送到家
“大娘,您看前面,眼睛盯着这个屏幕,摇摇头、眨眨眼。”家住襄城县城关镇的刘学业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每年养老待遇认证都成为难题。了解这一情况后,襄城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其进行“养老认证”。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主动作为,在进村入户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的同时,通过优化认证方式和提升认证服务,为高龄、长期卧床、身体残疾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或提供上门认证服务;对于身处异地、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人,呼吁年轻人、其亲属或邻居协助其下载APP进行自助认证,并提醒、督促帮助其完成认证,有效化解了高龄老人认证难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老年人的愁心事,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建立数据共享 实现“寓认证于无形”
县人社局创新认证工作方式,借助数据共享实现“静默认证”,深入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构建以共享信息认证为主、网上认证和线下认证为补充的多渠道认证体系。今年以来,依托高龄补贴发放信息,通过数据共享和比对的方式,为全县13818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城乡居民待遇认证进行“静默认证”处理。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静默认证”方式,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和数据资源,提高了认证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升了社保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寓认证于无形。
一件小事暖人心,百件小事聚民意。主动上门,零距离服务,是襄城县人社局“立足上门办理小窗口、谱写服务群众大文章”的一个缩影。县人社局通过上门认证服务,陆续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社保资格认证,切实解决了群众家门口的困难事和烦心事,彰显了社保服务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下一步,县人社局将持续创新服务手段,通过积极指导网上认证、贴心上门服务认证等方式,运用新媒体积极宣传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始终把“服务群众、群众满意”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惠民、便民、利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切实为群众办好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