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襄城县开展“解放思想再出发,担当实干勇争先”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县人社局积极与其他兄弟县市沟通,汲取借鉴好的做法,破题解难,提供新思路、新做法,全力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一、强化领导,有力推进
由县到乡镇依次成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和政策解释。建立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通过听取汇报、专题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同、镇村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克服畏难情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切实将这项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二、摸清底数,有序推进
全面、准确掌握被征地农民基础信息,核对清楚各乡镇(街道)被征地面积、人数、金额,精确到村组;根据政策调整特点,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由简至繁”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针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研判分析,给出指导意见。因乡(镇)制宜,制定最优分配方案。因各乡镇(街道)及各村实际情况不同,在推动过程中,要以村组为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社保资金发放方案,方案具体到村民小组的社保资金发放。
三、加强督导,持续跟进
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我县重点工作体系,列入重点督查事项,月排名、周调度、日报告,定期召开周工作调度会,听取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共性问题、解决个性问题、研究推进措施。由纪委、督查局、人社局等单位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开展联合督导,对工作推进滞后、效果不好的及时进行提醒约谈。
四、规范发放,坚持回访
以社保资金直达被征地农民社保卡为目标,制定社保资金发放流程,从补贴对象、补贴办法及标准、补贴方式、责任单位分工和流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政策业务培训,确保社保资金发放规范高效。人社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分别核对各乡镇(街道)被征地亩数、钱数及人数,自业务部门收到各乡镇(街道)资料申报时,确保当天能够完成审核工作、当天反馈审核问题,涉及的乡镇(街道)要在24小时内完成资料修正并重新申报。完成申报后,自部门申请资金至资金到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审核、当天拨付。社保资金发放后,由纪委、督查局等成立工作组,通过“线上跟进+线下走访”模式,对涉及村、村民的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回访,确保及时、精准、足额发放到位,坚决避免出现弄虚作假、坐支截留、套取骗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