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古国凡 王娟
谷雨节气,走进襄城县王洛镇,只见大街两旁经营猪蹄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个个闪亮的“老字号”招牌耀眼夺目,进出店铺的顾客络绎不绝。
踏进石记鼎森红烧猪蹄老店,老板石景阳正忙着给顾客过秤、装箱。他擦下脸上的汗水说:“政策暖人心,猪蹄变成金。不瞒您,俺一年收入二三百万元没问题。”
石景阳今年39岁,从小跟父亲学猪蹄卤制手艺,5年前从父亲手中接管店铺并成立许昌鼎香源食品有限公司,他按照家传配方卤制来的猪蹄味道纯正,肥而不腻,深受消费者青睐。
“俺家的红烧猪蹄上过河南电视台,2020年许昌市旅游业食品大赛中获过金奖,2011年全县首届创业创新大赛中获过一等奖,还得了3万元奖金。”石景阳越说越激动。
“走,到猪蹄加工基地看看!”石景阳把我们领到3公里外的大路谢社区猪蹄加工基地。原来,他为扩大经营规模,前年投资160万元,建起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猪蹄加工车间。偌大的加工车间卫生整洁,员工们在洗、刮、冲、煮、蒸等各个工序上,都在一丝不苟地忙碌着。
“猪蹄协会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李老三猪蹄店老板董学周感激地说。原来,董学周的岳父李来州在家中排行老三,15年前,董学周就跟着岳父学习猪蹄卤制手艺,才开了这个店。开店期间,镇猪蹄协会不断帮其解决融资、生产、销售中的困难,使得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王洛镇副镇长崔振朋说,为做强猪蹄产业,规范行业标准,实现品牌效应,2021年,该镇成立政府主导、商户参与的猪蹄协会,目前共有60多家猪蹄经营主体参加协会。由此猪蹄产业规范、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一线城市都有了经营王洛红烧猪蹄的门店,销售方式有直营店、加盟店,也有网络销售。
范湖乡大白村农民白水永,前几年来王洛镇跟石景阳学红烧猪蹄手艺,如今在信阳市开店,生意红红火火。王洛镇东街社区农民张大伟,以前在外打工,返乡学习红烧猪蹄手艺后自己开店,年收入30多万元。东街社区农民冀红伟,6年前跟董学周学红烧猪蹄手艺,后来自己开店,如今城里乡里都有楼房,还有轿车。
目前,该镇猪蹄经营企业128家,其中生产企业7家,冷冻猪蹄批发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个体经营户1300多家,开到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红烧猪蹄店500多家,年售猪蹄近3000吨,营业额达1.8亿元,带动3000多群众就业。
“近年来,我们扶持猪蹄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拓宽生产销售渠道,探索出一条产业带就业、产业富乡邻、产业助振兴的路子。”王洛镇镇长李虎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