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校建设,是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着力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延伸的具体实践。近年来,襄城县湛北乡通过“三注重”,促进“三提升”,围绕建好用好乡镇党校、教好管好基层党员,软硬件齐抓、建管用并举,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注重理论武装,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养。坚持党校姓党。突出政治功能,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培育坚定政治信仰。丰富学习内容。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1+N”学习体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党史、党风廉政建设、换届纪律规定等多样化内容。健全学习机制。形成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促学、党小组带学、党员自学的全链条学习机制,让党课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善用学习平台。依托图书资料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营造学习氛围;借助“学习强国”“襄城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使网络成为党员随时了解最新党建工作动态的“掌上知识库”。
二、注重形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学习教育实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持续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激发奋进力量。强化学习研讨。坚持“学习致用、用以促学”,借助主题研讨会,组织乡党政领导班子、管区负责人进行研讨发言,探索研究湛北乡基层治理和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截至目前,湛北乡组织各类研讨发言50余人次。拓展学习载体。搭建乡村振兴工作探讨和实践平台,成立了山前古庄村村级党校教学点,定期召集党员学员开展恳谈会、人才交流会;举办党的“一大”到“十九大”光辉历程展览,观看红色电影,组织党员读红色经典图书、唱红歌,寓教于乐。落实岗位实践。定期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各支部为群众办一批实事,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让农村党员在“实践”中提升工作技能和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推动“党校学习+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发挥乡党校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三、注重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融合各方资源,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专业化、本土化的师资队伍,让熟悉基层、贴近群众的党员干部走上乡党校讲台,讲好本土故事、传播党的声音。高端师资精品讲。扩大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从县委党校、高等院校邀请专家教授讲政策理论,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讲授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工作方法,推出精品课程,促进授课质量提升。党政领导上台讲。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通过示范领学、讲党课、举办论坛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全乡党员干部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带头铸牢政治忠诚、带头遵纪守法。一线党员现身讲。邀请“党员劳模”“种植能手”等一批身边有正能量的模范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教育引导身边的人。开办“乡村振兴小讲堂”,开设乡村振兴、农业旅游相关讲座、电商等主题课程,为党校学员答疑解惑、分享创业心得,已有10余人次学员依托乡级培训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