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建立健全乡、村、个人、社会四方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乡村层面,在乡政府监督指导下,由森源公司统筹公益性岗位人员,形成户投放、公司转运、县处理的市场化运营体制。同时,探索建立路长制、巷长制、塘长制,实现重点区域专人专岗的管理模式。个人层面,在“门前三包”的基础上,探索实行“绿色积分制”、“人居环境五星示范户”。社会层面,培育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动员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等模范力量,引导群众从“被动整治向主动整治和自觉维护提升”的转变。
二是完善干部奖惩机制,激发干部整治动力。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周排名、月观摩、季推进,排名前三的村给予奖励,排名末位的村支部书记表态发言,切实激发干部整治动力。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机制,保持环境整治成果。依托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乡镇和县直执法力量,对拒绝拆违、拒不配合的“钉子户”,依法处理,扫清“堵点”“卡点”。同时,用好微信等各类平台,欢迎群众”随手拍”,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保持环境整治成果。
下一步,茨沟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把整治机制升级为“11311”(即1个工作专班全面统筹;1个督导组同步考核验收;乡、村、组3级网格监管;1支森源公司统管的专业队伍;1项新增的人居环境村民自治公约),形成短期攻坚、日常维护、长期保持的长效治理体系,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提升,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用茨沟新变化妆扮襄城新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