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将黄桥、北常庄、宋庄、灵树4个村确定为先进村,将打造亮点、突出特色作为核心任务,在创建过程中融入当地的特色、亮点,促进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如:黄桥社区村以“党建+生态”模式,依托香菇大棚、莲鱼共养、农家乐等资源,吸纳周边群众及贫困户就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群众致富、贫困户脱贫”的目标。充分挖掘灵树社区季札挂剑、廉让桥、“天下楷模李元礼”等廉史廉吏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点面结合,用好用足这些“活教材”,擦亮库庄“名片”,播撒文明基因,使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受到教育。同时,树立一批创建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以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的形式,通过县电视台、今日襄城等媒体予以推广,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打造创建建示范点,以点带面促提升。如:每季度组织开展党建+观摩评比活动,晒亮点、比业绩、找差距,推动各村(社区)学习借鉴北常庄、黄桥社区等党建示范村成功经验,形成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强基固本,提高服务发展能力。针对李树、金刘、大庙等一般村,分两批次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外出学习考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以乡镇党校建设为支撑,扎实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举办村两委干部主题培训班9期、专题培训班5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期,提高村干部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完善落实29个村“一约四会”制度,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发挥各社区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建立红黑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大井庄、徐冢、周庄等9个村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进度,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确保群众出行畅通。实施宋庄、齐王、大井庄水厂升级改造工程,提高水质、保证供水率,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业开发项目提升工程,覆盖大庙、水坑陈等村耕地2万亩,项目区田间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快徐冢、东沈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村使用大罐进行集中改厕,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以李树村为试点,选取镇中心区域建成一批居村联养点,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抓软弱涣散,促进党组织战斗力。持续巩固推进张先庄社区软弱涣散村和小程庄社区、水坑陈村后进村整顿成效,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注入外力和激发内力相结合,做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使后进村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转化,切实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力促 “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针对张先庄社区“剑桥春天”项目遗留问题,造成村情不稳,组建整改工作队,针对门面房问题,通过逐户走访,集中研判,制订化解方案,目前已经化解到位。针对“剑桥春天”项目问题,通过清产核资,正在梳理相关手续,选取开发商接手项目。目前,该社区村情稳定,班子健全,各项制度运行规范,已于2019年9月份经过考核,实现转化“摘帽”。针对小程庄社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不多;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较多,导致信访问题突出等问题,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及信访户,挖掘信访问题根源,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力争尽早完成后进村的摘帽任务。针对水坑陈村存在项目建设征地和河道治理遗留问题没有妥善解决问题,导致群众信访突出的问题,本着“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逐步查清问题根源,摸清产生矛盾的症结,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形成了矛盾问题化解思路,并逐个与信访群众见面沟通,争取尽快解决问题、息访罢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