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宿计划24日试营业,这不,当天的房间已经全部被订完了!”5月22日,记者在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胜超高兴地说。
鸡犬相闻、村民悠闲、生活质朴、红石遍地……这是记者对于雷洞村的初步印象。而大家很难想象,这里是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我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50人,已脱贫享受政策15户、41人,目前有贫困户4户、9人。”杨胜超说,近年来,我们依托紫云山风景区、紫云谷康养基地和雷洞红石文化,成立了襄城县雷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走“公司+旅游+特色农家乐+林果采摘+民宿+扶贫”的发展道路,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雷洞村四周红石遍地,先祖们当年就地取材,利用红石建屋砌墙、垒堰修渠,打石磨、凿石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如今,村内大面积、广泛保留有红石屋、红石厕所、红石板路等红石建筑遗迹,“红石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村民的生活之中。
在贫困户李付立家,大门旁悬挂的木牌上书“老李叔家”,令人忍俊不禁。
走进小院,历经时间打磨的古木餐桌、保留乡村特色布局的房间、屋檐下悬挂着的一串串玉米和大蒜……从大格局到小摆件,民宿里的每个细节都灌注着打造者的巧思和心意。
“这是我们先期打造的4户民宿样板户其中的1户,后期,我们还准备再打造20户。”杨胜超说,雷洞民宿文化旅游项目由村内旅游公司统一管理,在建成的4户民宿样板户中,3户以房屋入股分红形式加入,预计年均增收在8000元以上。
民宿办起来了,来的游客多了,为了方便群众游玩,雷洞村通过旅游公司引领,发展农家乐30家,2019年预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此外,村里引导群众种植大樱桃、优质山桃等特色林果1500余亩,带动5户贫困户种植果树20亩,亩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贫困户增收5000元以上。
村头儿的几棵杏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酸甜的香味儿在山风的吹拂下一点点飘散,村民杨佳佳家的凉粉摊就在树下。
“五一期间,来我们这边游玩的游客可多了,光是卖凉粉,我和婆婆都忙不过来。这是我们纯手工制作的,大家都喜欢。”杨佳佳说,此外,来玩的客人们总要带上当地特产回家,这也为我们开拓了更多销售渠道。
通过打造旅游产业,雷洞村带动村内及周边3个村、53名群众到雷洞村旅游公司、紫云谷康养基地、农家乐饭店务工,其中贫困户9人,每人年均增收1.5万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瞄准民宿产业,依托这里的旅游资源和‘红石文化’,大力发展民食、民宿、民游项目,全力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襄城县紫云镇党委书记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