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襄城县庆祝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表彰大会在县文博中心举行,进一步动员广大新闻工作者凝心聚力、加压奋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丹出席会议。
就做好全县新闻工作,李静指出,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融媒体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舆论支撑。“今日襄城微信公众号”作为全县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平台,2021年度被大河网评为全省县市区类政务微信新锐媒体,2022年跻身全省县市区类影响力排名10强,2023年今日襄城影响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8月、9月,襄城外宣工作连续排名全市第一,截至目前,融媒体发稿8230余篇,省级以上发稿120篇,中央级发稿37篇,“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采用212篇,发稿量、上级平台采用量全市排名前列。此外,通过媒体问政,年均回复群众问题500余条,特别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为湛北镇尚庄村滞销西瓜找出路,卖出西瓜600万斤。
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始终牢记党媒职责,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要凝聚思想共识,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坚持新闻采访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将镜头聚焦群众,讲好襄城故事,传递好襄城声音,展示好襄城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擂鼓助威。
要转变作风,担当作为。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锻造队伍、树立形象;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守新闻职业初心,弘扬职业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为襄城县的明天更加美好、更有地位作出更大贡献!
针对下一步工作,赵丹要求,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党媒姓党,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效益,将“融媒体中心”的定位提高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高度,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使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途径更通畅,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工作。二要严格把关,守牢底线。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内容把关审核,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要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用更高标准审视当前的工作,坚持“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态度,将工作做到极致,做一个让县委、县政府放心的新闻单位。三要苦练内功,锻造队伍。要继续拓宽视野,主动学习其他地区优秀的发展经验,苦练内功、勤于思考,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襄城新闻铁军。
会议宣读了《县委、县政府致全县新闻工作者的慰问信》,并对县融媒体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2023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进行表彰。
2023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
柳林子、李向南、李静鹤、张甜甜、张强、张琳、冀超伟、王晴、侯楠楠、杜雯慧、张子鹤
襄城县融媒体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马曙光、冀超伟、张琳
襄城县融媒体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
陈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