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襄城 > 襄城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放歌襄城”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10-12 09:5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又是一年丰收季,襄城万亩沃野上,热闹而丰饶、浩瀚而饱满,土壤里生长了半载的力量,化为成熟的累累硕果:块块红薯饱满硕大、串串辣椒彤红喜人、颗颗石榴籽大汁甜……“丰”景如画的田野斑斓如虹,惊艳着这个秋天。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喜人的丰收图景,是近年来襄城县高度聚焦农业基本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果。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质量建设加快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全力以赴提高土地产能;

“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旱能灌、涝能排,未雨绸缪防灾减灾;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全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深入推动“一园三基地”建设,开展红薯、大豆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从育种选种、到丰收归仓,全流程挖掘增产潜力。

“今年从全国各地征集来130个大豆品种进行试验,目前约有30个品种长势良好,后期我们将认真总结,找出高产、优质、适合襄城土壤气候的良种,推广给全县农户使用。”襄城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陈会玲告诉记者。

此外,襄城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县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从以前的1000多家,发展到现在2500家,规模、管理模式以及引进技术的成熟度都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种了80亩“阳光玫瑰”葡萄,挂果的有30多亩,每亩产量4000多斤,大概挣了百十万!”襄城县广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俊虎一脸喜悦。

张俊虎原来从事红石生意,将首山上开采好的红石收购、转卖。自2012年襄城封山育林,首山颜值持续提升,旅游业得以发展,2014年,张俊虎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在首山脚下种果树,经过自学和政府培训,逐渐懂技术、善经营,走上了农业产业致富之路,合作社每年还能为约5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在襄城,像张俊虎这样乘势而上致富的农人数不胜数。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襄城做好政策引领、项目扶持、人才培训等工作,勤劳的襄城儿女,奋勇前行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大道上,一粒粒种子和一双双大手里,藏着奏响乡村振兴壮美华章、弘扬中华农耕文明的力量。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36个,“襄城烤烟”“襄城红薯”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襄城葡萄、黄瓜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榜上有名,认证面积已占全县种植面积90%以上。

眼下,襄城上下正全力以赴打好秋收“决胜仗”,变丰收在望为丰收在手。今年全县秋粮播种面积71万亩,截至10月11日,已收获52.1万亩。

丰收里满载幸福,饭碗里盛满深情。“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新时代的襄城,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中原粮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大地的儿女,唱响了一曲曲大地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