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水利局 县级
2024-12-24 2024-12-24 09:38

2024年襄城县水利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12-24 09:3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安委会的支持帮助下,以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持续推进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控制重大事故,杜绝一般事故为主线,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重点,实行目标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抓安全、保稳定,确保了我县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发展中促完善,坚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是关键,健全组织是基础,责任到位是重点,群防群治是目的”的思路,按照党组分工的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领导直接抓,充分发动职工、依靠干部职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了自上而下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根据领导分工调整,及时对我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局机关及二级单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强化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我局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精神,认真传达落实中央、省、市、县安全生产及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系统安全生产会议,根据中心工作安排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采用标语、口号、板面等多种形式,加强《新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国家安全日”、“安全生产月”、“防溺水”等开展安全生产宣传20余次,悬挂横幅70余幅,电子屏宣传标语20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三、建章立制,完善措施
    今年以来,我局机关及各二级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推进水利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管理,逐步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并将各项制度上墙,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完善各种安全措施,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事权统一,分解到位。
   (2)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评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3)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
   (4)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依照规定严格责任追究。
   (5)健全突发性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保证事故的紧急处置。
四、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一)做好防汛安全工作。在防汛安全工作中,我们遵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认真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首先在认识上高度统一,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在工作上高度负责。明确了水库、河道、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汛安全责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科学合理调度运行,完善河道管理制度,加强河道及堤防的检查和维护,并制定了防洪抢险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1、防汛检查情况。一是汛前。成立多个检查组,对全县境内的所有河道、涵闸、小水库、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设施等进行了徒步拉网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建档立卡,制定抢险预案,保证度汛安全。二是汛中排查。进入主汛期以来,水利局对全县水利工程防汛安全隐患,进行了再排查,制定了防汛隐患“责任、整改”清单;并对各种防汛预案、方案进行再复核,确保预案可行性;对防汛物资进行清查,理清物资种类、数量、使用年限,实时关注天气情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防汛避险知识,增强群众防灾避险常识,减少灾害损失。
   2、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情况。明确了防汛责任人和防汛责任分工,落实了主要防洪河道百米巡堤责任人、技术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及时通报有关水情、汛情、工情,做好预警动态跟踪,为领导科学调度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3、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情况。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县水利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防汛抢险队40余人,并参加防汛抢险实兵演练,实地进行了模拟应急、抢险、救助等安全演习任务,进一步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援实践能力、指挥决策和应急能力,为防大汛、抢大险积累实战经验。二是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已储备的防汛物资有:编织袋30万条,铅丝20吨,钢管45吨,土工布31.37万平方米,救生衣470件,救生圈100只,彩条布1万平方米,石块0.25万方,发电机10部,大功率照明设备20只,抢险帐篷30顶,橡皮舟2只,冲锋舟2艘,机动船2艘等。
   4、扎实开展汛期防汛工作。一是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要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变化,加强与气象、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分析研判,做好预警动态跟踪,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突出山洪灾害防御。经过前期多次降雨,山区土壤含水量已接近饱和,尤其是紫云、湛北等地,再遇强降雨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防御形势十分严峻,要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及时发送预警信息,提请地方政府组织做好人员转移等工作。三是强化堤防巡查巡守。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堤防包段分片责任,对重点河段、重点部位、险工险段加密巡查频次,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做好灾害应急处置。加强值班值守,健全完善预案方案,做好防汛物资和人员准备,一旦发现汛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认真开展水利在建工程安全大检查。加强对各类水利在建工程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各水利工程的安全措施、预案及责任人落实情况等,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实行台账式管理,查出的病险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督促处理并跟踪检查落实,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三)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工程系民生工程,我局重点加强群众饮水安全这一工作,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深入各供水厂,排查消毒设施及卫生管理等工作,消除隐患,确保用水安全。
   (四)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深刻汲取长沙“4.29”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训,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全县水利系统办公楼、家属楼、出租屋等自建房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分步实施、集中整治,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房屋建设使用本质安全。
   (五)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在全局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未然,警钟常鸣。同时,水利局在单位、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横幅,设立宣传版面和主体宣传画,利用微信宣传“生命重于泰山”的专题片,并在市政广场设置咨询台,给群众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300余份。
   (六)织密织牢防溺亡安全网。一是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防溺亡工作,要求全局上下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逐单位逐工程落实管理责任。二是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当好河道巡查“领队”,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各级河长巡查制度,实行重点水域防溺水巡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各辖区内责任河流、水库、沟渠开展全方位、地毯式巡查,确保全覆盖、无死角。三是充分利用宣传条幅、电子显示屏、短信、微信等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在危险水域设立警示标志牌、拉拦护网,加强巡查管护,及时消除隐患。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安全生产和防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没有专门防汛经费,北汝河9处重点险工(除鲍坡、侯村两处险堤治理完成外),其他7处险段亟待治理,给防汛安全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二是我县有8座小型水库,雷洞水库:虽然目前没水,但是在2017年大坝曾经出现过渗水,急需治理,大雨时要密切关注,加强巡查;2、潘庄水库:大坝背水坡脚有鱼塘,影响安全观测,输水洞下游不通,影响泄水和不能发挥灌溉效益。3、辛寨水库:也是大坝背水坡脚有鱼塘,造成不能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严重影响大坝运行安全,需拆除。4、张庄水库受采矿影响,大坝出现安全隐患,目前,首山一矿正在组织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三是我县河流、水库、坑塘较多,防溺亡监管工作量大面广,个别单位对工作的重视还不够,加上学生防溺水意识和应急能力较差,存在或多或少安全隐患点;四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需加大安全人员培训和监管力度。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沿北汝河、颍河各乡镇要安排人员、物资到位,北汝河重点关注9处重点险工,颍河重点关注颍阳镇以下河道堤防及险工,加强巡查上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小水库防汛主要是及时掌握和上报雨情、水情、工情,水库管理员要确保到岗到位,按照要求做好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重点排查水库下游管理范围内的房屋,确保无人身危险。
   3、涉及山洪灾害的紫云镇、山头店镇、湛北乡要重新审核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更新预警人员、信息人员信息,并上报水利局,并要求各村重新排查预警广播、简易雨量站等预警设施,明确避险点和转移路线,做好宣传演练工作,排查危房和危险区域,确保无人身危险。
   4、涉及内涝河道的乡镇要确保河道排水畅通,及时清除阻水点,确保不引发内涝。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规的学习,加大汛期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狠抓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和县安委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以预防为主,搞好水利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水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