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概况
1.县域自然条件
襄城县地处中原腹地,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北靠禹州、许昌县,南邻叶县、舞阳县,西接郏县、平顶山市,东与临颖县、郾城县接壤。地处东经113°22'-113°45’,北纬33°42'-34°02’。位于“中原之中、伏牛之首、汝河之滨”,是河南省版图的几何中心,襄城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64米,年平均温度14.7℃,全年日照时数2281.9小时,光照充足。襄城县历史文化悠久,《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春秋时期称“氾”,后因周襄王避难居此,故名襄城至今,距秦朝设郡县已有2200余年历史,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黄帝文化、伏牛山文化、孝道文化、烟草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襄城九山九岗十六河,形成了峻山秀水阔平原的独特地理风貌,是河南省53个资源富县之一,煤炭储量20.5亿吨,蕴藏高燃值煤层气290亿立方米,所产焦煤是全国最好的焦煤之一;襄城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三大烤烟发源地之一,有“东方弗吉尼亚”的美誉,1958年被毛主席赞誉为“烟叶王国”;大豆蛋白质含量全国最高,被评为“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甘薯种类多、口感佳。“襄城烤烟”和“襄城红薯”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园三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成功创建省级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10万亩大豆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双庙辣椒交易基地。实现烟叶税收7018万元,稳居全省首位。新获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57家。认定绿色食品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三品一标”品牌9个。圆满完成全国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全年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
3.区位优势
襄城县现辖9镇5乡2个街道,44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0万,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襄城县常住人口674832人,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瑶、壮等18个少数民族。区位优势突出,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线,西连焦枝线。G311、G344、G234三大干线公路交汇县城,许广和正在建设的周平、焦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4.财政状况
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亿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7亿元、增长1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隆丰革乐美年产1000万双雪地靴等11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首山化工220万吨焦化技改等25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首山一矿主斜井工程完成改造,天陆科技锂电池等41个项目建成投用。绘制发布招商引资“热力图”,累计招引项目49个,到位资金62.2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1.0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3.66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初步测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3.2%,增速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10.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图1 襄城县行政区划图
(二)地膜覆盖应用与回收利用状况
1.覆膜作物种类
襄城县地膜覆盖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目前,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瓜果蔬菜、烟叶、红薯、辣椒等经济作物,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除草等功效。
2.覆膜方式:一般是以人工覆膜为主,种植面积大的地块采用机械覆膜,残膜回收方式一般为机械回收,通过机械耕作把大部分残膜清理到地头。不同作物覆膜面积主要为烟叶5.5万亩、瓜果蔬菜9.5万亩、红薯0.5万亩。2022年全年地膜使用量289吨、回收量265.9吨,地膜覆盖面积约15.5万余亩,其中十里铺镇、库庄镇、王洛镇、等7个乡镇地膜覆盖面积在1万亩以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面积15.5万余亩。研究表明,地膜覆盖一般可使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作物亩均增产在20%—30%。
3.地膜残留情况
近年来由于农田地膜覆盖面积快速扩张,不合理使用,加之缺少有效回收处置措施,残留污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随着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日益严重。在全国范围内,覆膜农田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主要用膜区每亩地膜累积残留量4-20公斤。据我县多年地膜残留监测,亩均多年累积残留约0.125公斤,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超薄易碎地膜仍在使用,存在较大的潜在环境风险,需要加强源头防控与末端治理。地膜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一是危害耕地质量健康。农田中残留的地膜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孔隙度下降、通透性降低、理化性状改变,阻碍根系串通,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危害生长发育;二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农田残膜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遗弃在田间地头的废旧地膜,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将会随风飘至村户民宅,造成“白色污染”;三是造成土壤微塑料污染。废旧地膜残留是土壤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聚乙烯地膜在覆盖使用后,如不能及时回收,经过紫外线照射、自然分解形成塑料碎片及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微塑料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土壤性质、土壤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能被土壤动物摄食,在土壤食物链中累积,影响各营养级的土壤动物。
3.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
根据全县农膜使用范围,按照辐射面广、方便收购的原则,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目前我县有固定废旧地膜回收站点2个,临时废旧地膜回收站点15个。没有专门从事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的生产企业。
二、基础条件
(一)县域内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
近年来,襄城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农膜回收行动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点以瓜果蔬菜、烟叶、红薯、辣椒等经济作物为主要覆膜作物,以地膜标准化使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大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及时捡拾回收废旧地膜,推动在主要覆膜乡镇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将回收体系与供销合作体系、垃圾处理、可再生资源体系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多网融合的回收优势,不断提高废旧地膜回收处理能力,农田“白色污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
(二)县域内地膜监测及台账建设情况
襄城县积极按照国家及省上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农田废旧地膜残留监测工作。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10个长期定位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位,监测每季地膜使用后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量,每个监测点选择周边10个农户或专业合作社,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农田地膜使用及回收情况调查,获得种植户基本信息、地膜使用与残膜回收情况、残膜回收成本、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连续多年监测,及时掌握了农田地膜使用及残留变化状况。具体分析来看,调查点的农户中以普通农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低;地膜一般是以人工覆膜为主,种植面积大的地块采用机械覆膜,残膜回收方式一般为机械回收,通过机械耕作把大部分残膜清理到地头。
三、实施必要性
(一)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困难。回收网络不完善,回收后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回收加工网络。捡拾难度大,目前市场中地膜厚度基本为0.004mm和0.006mm,强度低,易破碎,很难从土地中捡拾。
(二)源头控制困难。国家新的地膜标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要求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低于0.01mm以下地膜,目前市场上所售地膜大都是农资经销商从外省、市进货销售,基本上都是厚度为0.004mm和0.006mm的地膜。
(三)销售环节进行市场执法难度大。一是农业综合执法部门缺乏地膜执法的职能和法律法规依据,需要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如果全面禁止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二是由于地膜其特殊性质,检测费用太高,导致工作出现一定的困难。
(四)推广新标和可降解膜难度大。引导农民群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厚度0.01mm地膜难度较大,原因在于显著增加了农民投入成本。以瓜果蔬菜和红薯为例,目前农民群众使用0.004mm和0.006mm的地膜每亩成本不到30元,使用0.01mm地膜每亩成本近70元,使用可降解膜成本更高,每亩成本高达200多元。
因此,有必要针对地膜污染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短板,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推进,从全生物降解地膜和传统地膜两个方向同时发力,进一步加快提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利用水平。为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通过提高传统地膜厚度与强度,实现高质低价易回收,重点在瓜果蔬菜、红薯、烟叶等作物上使用。研究表明,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后地膜完整性较高,一次性机械回收率达到95%。另一方面要在适宜作物上加快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降低生产使用成本,从源头减少回收,稳妥有序普及推广,重点在瓜果蔬菜等作物上使用。研究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瓜果、蔬菜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作物栽培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备了大规模应用替代的条件。
总体来看,有必要尽快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加快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系统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的问题,有序推进农业“白色污染”治理。
四、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过程管理,聚焦瓜果蔬菜、红薯、烟叶等重点覆膜作物,抓住新型经营主体这个牛鼻子,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两个方向协同发力、有序推进,加快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全县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0.2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15万亩,试点地区地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率先在新型经营主体上实现加厚高强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全覆盖,从田间到田头到资源化再利用的全链条地膜使用回收体系不断健全,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三)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使用,合理减量。合理规范使用地膜产品,强化适用产品、技术和模式等推广,加快推进减量替代,加强地膜使用控制,避免地膜滥用。
坚持典型引领,试点带动。采取试点先行与典型推广相结合方式,集中打造一批试点典型区,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稳步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坚持源头管控,防治并重。强化部门协调配合,严禁非标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创新机制、丰富手段、优化奖补,拓宽废旧地膜回收处理途径,全面提高地膜污染防治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工作。
(四)实施内容
1.规模与布局
在全县9镇5乡2街道,重点在瓜果蔬菜、红薯、烟叶等作物上推广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15万亩,其中在蔬菜上推广12.6万亩、瓜果上推广2.2万亩、红薯上推广0.5万亩,在瓜果蔬菜作物上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0.2万亩。重点聚焦在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上推广实施,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2.建设内容
(1)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针对瓜果蔬菜、红薯、烟叶等主要覆膜作物,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要求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 13735—2017)国家标准中I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有效覆盖使用时间不低于180天,且使用后最大拉伸负荷、断裂标称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不小于初始值的50%。产品原材料中不得加入再生料以及国家明确禁止使用、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有害土壤的助剂,总灰分控制在0.5%以内。
(2)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针对瓜果蔬菜等适宜作物,在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可行性评价基础上,支持推广符合GB/T 35795—2017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重点选择已开展试验的区域和作物,或在做好可行性论证基础上确定实施区域,确保稳妥有序推广应用。要求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应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35795—2017)要求,不得含有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原料,可加入适当比例的淀粉、纤维素等,以及其它无环境危害的填充物、功能性助剂。产品水蒸气透过率在400g/(m2·24h)以下,有效使用寿命在60天以上。
(3)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在夏收、秋收等关键时节,组织发动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产、专业化合作社等,及时捡拾回收田间废旧地膜,落实好回收主体责任。根据作物特点,积极选配推广适宜的回收装备,提高回收作业效率。根据各乡镇覆膜面积、集中程度和区域分布,鼓励各乡镇利用废弃、空置农房、院落等进行收集临储废旧地膜,建立专业化回收网点,负责回收农户捡拾上交的废旧地膜,回收网点配置必要的称、台帐、宣传牌、回收标准等内容。每个回收网点设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农民上交地膜登记和台帐记录,并做好简单清杂工作。经过清理后的废旧地膜,对有二次利用价值的,发挥市场机制,由使用者归集、市场主体回收后,实现二次利用;对无利用价值的,将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以无害化焚烧、卫生填埋等为主。
(4)开展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监测调查。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通知》《全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等文件有关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覆膜作物、种植制度、地块面积、覆膜年限、回收方式等情况,以主要覆膜类型区主导覆膜作物为监测对象,在全县布设1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监测指标主要为田块地膜残留量、使用量、覆盖年限、回收量、回收方式等,具体点位布设与监测方法参考《全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执行。
3.技术路径
(1)覆盖使用
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时,将立足区域气候特点、生产实际,选择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等适宜的覆盖方式。在瓜果蔬菜类作物上积极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一次覆盖多季使用技术,提高用膜效率、减少使用总量。在瓜果蔬菜上覆膜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人工破膜引苗,提高出苗率,同步抓好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时适墒播种等关键环节,及时改进播种、覆膜等配套设备装置和农艺措施。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时,将着重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土壤结构疏松的地块,根据播种时墒情适当深耕整地,清除土壤中的作物残余和石头,保证土面平整,避免铺设过程中地膜过早破损。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整地,一般旋耕1次以上,可将有机肥随旋耕作业施入土壤,避免地膜直接接触有机肥。铺设时地膜张紧适度、紧贴土床,可每隔2-3米压盖适量土壤防风。使用滴灌系统时,铺设地膜时须尽量避免长期与滴灌带接触。灌溉时应避免膜上长时间存水,防止地膜过早降解。
(2)捡拾回收
人工捡拾:在聚乙烯地膜完成功能覆盖期后,膜面未发生明显破损之前,采取人工适期捡拾回收。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用锄头等工具沿膜侧人工开沟,使压在土壤中的地膜完全暴露,从田头沿覆膜方向进行人工扯膜。
机械捡拾:在作物收获后,针对土地平整和覆膜种植集中连片地区,采用适当幅宽的残膜回收单式作业机或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针对覆膜种植不集中连片且田块面积较小地区,采用小型单式残膜回收作业机或复式联合作业机具。在下一季播种前,采用弹齿式、搂耙式等回收机械,进行耕层内残膜回收作业。在机械捡拾后,人工对农田中遗留的地膜和田间地头机械无法捡拾的区域进行捡拾。
4.实施主体与方式
实施主体:主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含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如襄城县安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襄城县福地家庭农场、襄城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襄城县首锋植保专业合作社、襄城县鹏宇烟叶专业合作社等,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要求新型经营主体覆膜种植的,全部采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同时要履行好回收责任。
项目补贴资金将由县政府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部门统一实施,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尊重农民意愿,采取合适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方式:采取政府采购手续,将产品性能检测、企业资质条件、试验推广情况等列为必要条件,择优遴选适合我县区域生产实际和作物特点的产品厂家,按照实施面积采购相应厚度和数量的加厚高强度地膜与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补助资金依规拨给产品厂家,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民领取加厚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规范使用。
5.补助资金使用方向与标准
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519万元,其中①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15万亩,主要用在瓜果蔬菜、红薯、烟叶等作物上,其中瓜果蔬菜类作物多采用半膜覆盖,覆膜比例约65%,每亩用量约6公斤,部分地区可一次覆盖多季使用,红薯覆盖比例约80%,每亩用量约7.5公斤,需要人工破膜引苗,考虑到农民生产习惯、接受程度等因素,平均按每亩补贴30元,需450万元;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0.2万亩,主要用在瓜果蔬菜等作物上,瓜果蔬菜地膜覆盖比例85%,红薯覆膜比例80%,使用0.01毫米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每亩用量分别为7.8公斤、6.5公斤,同时还需要农民自行人工破膜引苗,考虑到降解材料成本高、农民意愿等因素,平均按每亩补贴160元,需32万元。
②建设地膜回收体系:对全县地膜回收网点进行补贴,按照不高于600元/吨进行补贴,补贴数量150吨,需9万元,从而提高回收网点的积极性。
③监测调查:布设15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开展例行监测,每个监测点补助0.5万元,需7.5万元。
④技术支撑与服务: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服务等,需5万元;抽样化验地膜样品30个,每个检测费0.2万元,需6万元;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验收,验收费用5万元;编制实施方案及专家技术咨询4.5万元,需20.5万元。
在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季节行情、原料市场价格变化及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可统筹调整资金使用,确保项目科学有效推进和顺利落地。
6.进度安排
(1)项目准备阶段
2023年6月-2023年7月,为试点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职责,确定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资金补偿方案、实施进度等,编制实施方案并报批。
(2)项目实施阶段
2023年7月-2024年3月,上级批示试点项目后,立即组织实施,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回收利用等工作,推进地膜污染综合防治。
(3)项目总结阶段
2024年4月-2024年5月,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凝练梳理典型与模式,打造示范样板,向相似生态区域推广成功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快襄城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机制保障,襄城县成立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歌任组长的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冀亚伟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农业农村局。
组长要落实主体责任,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好试点任务落地工作。办公室要牵头抓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组织推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召开试点启动布置会、政策宣讲会、技术推进会等,并通过建立固定观测点等方式,动态监测掌握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情况,对试点开展情况监督指导,推动任务落实、资金落实、技术落实和服务落实,为襄城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政策扶持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按照规定享受金融、用地等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1 年第 40 号)等文件要求,对符合规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销售利用废农膜自产相关产品的,支持其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等主体负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加大对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扶持力度。
(三)强化机制创新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专业化捡拾、全量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鼓励探索实现区域补偿的新途径,实现由唯产量导向向产量与绿色相协调导向的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项目进度设计和工作完成情况,聘请第三方单位对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要求各乡镇、村、企业、工作人员等,做好项目自检,完善项目档案,申请或接受考核。各乡镇、村及项目有关回收专员,应按照项目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和完成好承担的任务,建立健全地膜发放、残膜回收等台账,完成好项目调度信息,完善好全程各环节各时间段地膜发放、残膜上交,回收拉运、加工处理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四)加强监督执法
加强部门工作协调,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协调工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形成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工作联动,提高信息互动。在用膜关键季节召开部门联动工作启动会,在地膜备货使用阶段进行集中检查。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对地膜经销网点、农民、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开展地膜法制和科普教育宣传,使相关主体知法守法。工信、市场监督、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监管,严格贯彻执行地膜强制性国家标准。实行地膜报备制,所有进入全县市场流通的地膜需要提供地膜质量检验报告,工信、市场监督、农业农村部门建立生产企业、销售门店地膜产销调度旬报制度,实时准确掌握当地地膜产销动态,为科学决策做好数据积累。结合农资打假,全面排查农资市场,严禁销售不合格地膜,对已进入使用环节的地膜进行倒查,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涉及外地或外省的案源,要按有关规定程序报告或移送。由地方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单位地膜产品抽样,当面对经营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每个样品抽取10延米左右,并妥善保存、邮寄样品,抽样过程公开公正;由县农业环保部门开展田间覆盖地膜抽检,在覆膜用量大、集中的地区随机抽查农民选购的新地膜,每卷抽取10延米左右。抽好的样品委托省内科研机构、第三方检测公司等具备地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的单位,开展地膜产品质量检测,对照《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主要强制性指标进行标准化验,并将化验结果及时反馈送检单位。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技术,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等,开展科学使用农膜和保护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群对残膜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回收利用积极性和自觉性。
(六)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县财政、农业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率。在项目实施中,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度,坚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报账、拨付程序执行。严格实行专账、专人管理,严禁虚假或套取、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可减少聚乙烯地膜投入15吨,作物增产0.24万吨,可回收废旧聚乙烯地膜734吨(按照废旧地膜回收率80%测算),增收节支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0.31亿元。(根据面积再核)
(二)社会效益
襄城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建设,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进一步促进全县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宗农作物种植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种植企业、服务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同时项目建设将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培训新型农民,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试验等关键技术创新,推进农膜回收、加工、再利用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三)生态效益
科学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充分发挥增温保墒功能,保障农业稳定生产,加强地膜回收利用与减量替代,有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土壤综合生产力。通过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补贴与体系建设,基本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的问题,有力推进“白色污染”防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