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要活动 > 乔晓光

河南电视台记者到襄城县实地采访南水北调移民村发展情况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9-12-13 11:4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庆祝南水北调工程通水5周年,2019年12月10日-11日,河南省电视台记者一行3人,到襄城县库庄镇黄桥村进行实地采访,他们实地查看了黄桥香菇食用菌种植情况,深入农户了解移民群众这几年的生产发展和生活现状。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主任张建民,河南电视台许昌记者站站长张建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云帆,副县长乔晓光,县委宣传部、库庄镇、县移民办有关人员陪同。

据悉,襄城县安置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1621户、5911人,共建设6个移民新村,分布在6个乡镇,分别是库庄镇黄桥村、麦岭镇白亭东村、王洛镇张庄村、姜庄乡白亭村、范湖乡陈家湾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强力组织,认真实施,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健全体系,强化责任,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确保了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实施。目前,各移民村发展势头良好,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移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已赶上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2018年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15000元左右,比搬迁前增长近10000元。南水北调襄城县配套工程自2015年9月2日试通水以来,为我县15号分水口供水线路累计供水2151.19万立方,平均日供水量2.4万立方,受益群众达3万多人。

一是抓培训,引导移民创业就业。建立健全了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制度,农业、畜牧、人社等部门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移民,确保使每个移民劳动力都熟练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搬迁以来,先后协调黄洋铜业、舒莱卫生用品、首山焦化、精美鞋业等大中企业开展进村招聘活动,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既有效的解决了移民群众的“饭碗”问题,又加深了移民与本地群众的联系。搬迁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受训移民达3270人次,协调就业人数达365人次,就业企业达24个。

二是谋规划,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召开多层次座谈会听取意见,聘请农业方面专家反复论证,制定了6个移民村近远期发展规划。先后建成王洛镇张庄村无公害蔬菜大棚、库庄镇黄桥村莲鱼共养及水上蔬菜种植、麦岭镇白亭东村肉牛养殖、姜庄乡白亭村养猪场和陈家湾村肉牛养殖等15个项目,总投资约2500多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900多万元,生产发展奖补资金160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以对外承包的方式经营,每村每年有5-26万元不等的集体收入。

三是促融合,打造和谐稳定环境。在促进移民与当地群众融合方面,引导移民村筹办物资交流会,打造有效与当地融合的平台,同时积极鼓励通婚,实现快速融合。搬迁以来,全县6个移民村移民群众与当地“结亲家”70多户,亲情不但把原本相隔千里的人家紧紧连在了一起,也融化了当地村庄与移民村的隔阂,使移民群众真正扎下根、留住心。